首页 >> 30周年 >> 刊文集萃 >> 书讯 >> 正文

《中国最后的状元相国陆润庠》序

发布时间:2015-8-5  来源:本站

  近日,高小平完成了一部新作《中国最后的状元相国陆润庠》(以下简称《陆润庠》),嘱我写序。高小平是行政管理学界的专家,我哪里敢揭这个“榜”。但是他的理由非常充分,令我完全没有推脱的可能——这部著作的主人公陆润庠是我祖辈的至亲,而我又长期在行政学界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小平和我都是苏州人,不论于私于公我的确都应该说些什么。

  陆润庠是我祖母的伯伯。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说过,祖母家里是“祖孙状元”(陆润庠七世祖陆肯堂也是状元)。父亲还说,陆家和徐家是换亲。父亲的大姑妈嫁给陆润庠做儿媳,我的祖父则娶了陆润庠弟弟的长女,这便是我的祖母。也就是说,论辈分,陆润庠的儿子是我父亲的姑父,陆润庠的弟弟是我父亲的外公。因为是换亲,我的祖母婚后并没有离开陆家,父亲说他是在这个“宰相府”(父亲原话)度过的童年和少年。不过父亲从未多言祖上的事情,他甚至没有说过这两位状元姓甚名谁。在那个政治运动频仍的年代,祖上有状元就成了我心里的一个小秘密。上大学时,看到学校图书馆有《中国历代状元名录》,便突发好奇,去查清代陆姓状元,果然查到。心里还想,什么“祖孙”,中间隔了好几代呢。

  陆润庠是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年)的状元,那年他不过三十三岁。他的七世祖陆肯堂是康熙二十四年(一六八五年)的状元,时年三十五岁。今天想来,他们都属于少年得志了。陆肯堂考中状元以后一直在京为官,曾任翰林院修撰,翰林院侍读、殿试弥封官等,但是由于体弱多病,年仅四十七岁就在京病逝了。陆润庠的履历则远比他的这位状元前辈丰富得多,他一生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个朝代,人京为官四十年。这四十年里,直接侍奉了同治、光绪、宣统三位皇帝。步人仕途后,他也是从翰林院修撰、侍读做起,此后做过多年的地方学政,中央各个部门的官员,署理了工部、礼部、吏部等多部,最后人阁为协办大学士、大学士(相国)。从状元到朝廷的一品大员,陆润庠走过的是一条那个年代汉人的标准仕途。辛亥革命后,他不愿到新政权为官,忠心耿耿于清帝,做了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被这位退了位的皇帝“封”为太保,“赏”双眼花翎。一九一五年陆润庠病逝于北京,享年七十五岁。《清史稿》说他是“遇变忧郁,内结于胸而外不露。及病笃,竞日危坐,瞑目不言,亦不食,数日而逝”。家里人则说他是“饿死的”。这个“饿”,当然不是“没饭吃”,而是“不吃饭”。作为儒官,陆润庠笃信儒家礼教,在政治上就一定是传统秩序的坚定卫道士。面对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后,准备称帝的混乱局面,他自感无能为力,最好的选择只能是“眼不见,心不烦”。在那个年代,陆润庠的选择应该是有代表性的。

  陆肯堂、陆润庠都是从苏州走出去的状元。家谱说,陆氏“世居苏州阊门内崇真宫桥下塘”,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苏州阊门内下塘街十号。二○○三年,苏州市文物委员会把“陆肯堂陆润庠故居”定为“控制保护建筑”,二○一三年又列入苏州第二批古宅保护修缮工程。这个祖宅规模宏大,是陆肯堂高中状元以后购置的,至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保留的“陆肯堂陆润庠故居”的建筑面积有2569平方米。家里老人说,其实,这不过是原来老宅的一部分,老宅的后院已经在战乱中烧毁,不复存在了。陆肯堂以后的子孙世代居住在这个祖宅里,陆润庠当时住在中院,我的祖母、就是陆润庠弟弟陆蕖这一家住在西院。祖宅里还有娘姨(裁缝)、厨子、司机等佣人的专门住处。不过辛亥革命以后,陆家衰败,子孙或为谋生、或为躲避战乱逐渐四散。新中国成立,祖宅充公,陆家人彻底离开这里。现在即便还住在苏州的陆家后人,也只是把祖宅当作一种回忆。

  家里老人说,老家里的家风严谨。陆肯堂曾留下三条家规,一是“僧道无缘”,即不做佛事,不摆道场,不许和尚、尼姑、道士进门;二是不吃牛肉;三是不买田亩。陆家后代一直遵守着这些家规,甚至延续到我这一辈。在我的印象中,父母从来没有做过烧香拜佛的事,家里也从来不吃牛肉。记得初中在学校食堂吃午饭,那时的食堂是份饭,不知道菜名。有一天吃饭,我对同学说,今天这个肉的味道有点怪,同学笑我,说是牛肉。这是我第一次尝到牛肉的滋味,所以记忆特别深刻。至于这个家规的寓意,我想前两条应该是状元祖先对儒学和农耕文化的尊崇,第三条则应该是对儒家忠君思想的践行。帝王专制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购置田亩,就是不与天子争利。此外,老家里对子孙的接人待物、言谈举止也是严格规范的。小时,祖母和我们同住,她总是对我们说,“站要有站像,坐要有坐像”,她不许我们趿拉鞋,不许吧嗒嘴,客人来了不许喧哗,吃饭时筷子不许叼在嘴里,碗里不许留米……太多的“不许”不一而足。我长大后,偶尔见到陆润庠亲笔抄写的《朱柏庐治家格言》,不禁豁然开朗,祖母的这些“规矩”,不都是对《治家格言》的遵从吗?

  尊敬师长,勤于修业,甚于炫耀祖上的功名,也是家风之一。陆氏家谱中有专门一页,按时间顺序恭恭敬敬地记载着曾授业于陆家的先生的姓名字号,相比之下,家谱对一族两位状元倒是一笔带过,老人对后人也不把祖上的功名挂在嘴上。不论是祖母还是父亲,都没有对我们提起过状元祖先的仕途,不是小平的《陆润庠》,我真的不清楚这位状元先祖做了些什么官。父亲可以告诉我家里有两位状元,但是却没说过他们的功名,这其中固然有那个年代的历史原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家人的心目中,状元的学术地位甚于一品大学士的官职地位。因为,陆肯堂、陆润庠两个状元在朝廷为官,全凭自己的学识、能力,而不是靠祖宗的官宦福荫。勤学、优学被家里的长辈用以激励晚辈顺理成章。

  细读《陆润庠》让我感慨颇多,原来我的这位状元先辈还有这么丰富的理政思想,还有这么多可圈可点的政绩。我虽然从小就知道家里有一位状元先辈,但我对这位状元的了解,从来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遑论其政绩、思想。即便在清代的正史中,贵为一品大员的陆润庠的名字也鲜有所见。今人知道陆润庠的大名,也多半是因为他的书法,或者还有他的名医家世、状元门第,反正不会是因为他的政绩。甚至他的弟弟一一我父亲的外祖父陆蕖,对他的评价都是,“什么大官都做过了,什么大事也没做成”。但是高小平却在这部著作中系统、全面地记述了陆润庠的所作、所为,更挖掘了许多不为常人所知的陆润庠的所言、所思。他通过充分的史料告诉我们,陆润庠亲历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人京、辛亥革命、清帝逊位等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作为那个特殊时代的高层官员,还是顺应潮流,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政绩。比如兴办洋务,他参与创办的苏州苏纶纱厂和苏经丝厂,是晚清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比如致力吏部改革,他变革官员管理体制,在管理重心下移的同时,强化对官员的考评制度;比如肃贪惩腐,管理京城治安,他提出并建立了“顺直联动”机制,成效显著;比如抢救国宝《永乐大典》;比如釜底抽薪禁种鸦片;比如力主效法国际惯例,实行星期制度等等。不过儒官白有儒官的特点,这便是《清史稿》对他的评价,“性和易,接物无崖岸,虽贵,服用如为诸生时”。陆润庠行事中庸,为官低调,一生清廉,这样的性格让他有别于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但并不妨碍他为国效力。否则,他怎么能四十年不倒,且步步高升呢。

  《陆润庠》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近代中国行政史的新门,这样的阅读所得,远远超出了我满足好奇心的初衷。从一九八二年至今,我在政治学、行政学领域从事教学研究三十多年,专业学习和研究的内容,除了本国的大政方针,更多的是向西方借鉴。尤其是公共管理兴起的这十几年,有的青年学者更是几乎到了“言必称希腊”的地步。比较之下,我们对自己国家古代的行政思想史、行政改革史进行研究的兴趣要小得多。《陆润庠》告诉我们,实际上在中国的典籍中,在中国历朝历代官员的政绩中,是不乏我们今天可以借鉴的行政思想和行政经验的。陆润庠当年科举的状元文就是讨论养老问题的,今天看来,文章中的一些真知灼见也未过时。陆润庠在任内没少改革,改革也不可谓不成功,而不为人知的主要原因,就是儒官的中庸秉性让他选择的是渐进式改革的路线。那么他这样的改革实践,是不是也可以启示我们,国家行政要顺应环境的改变而改变,而行政改革实行与否、何时实行、以何种形式实行等等,都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陆润庠的行政改革实践就证明,“最小的改革是最好的改革”,最小震动的改革,是最有可能成功的改革。中国历史上固然政治行政不分,但那是总体而言。其实在中国古代的行政历史中,除了行政监察、科举考选,还有很多的行政管理宝藏亟待我们去“发掘”。

  高小平不是学历史的出身,工作也和中国近代史没有关系,怎么会成就《陆润庠》这样一部人物传记?作者在书中解释说,写陆润庠的出发点,一是为研究中国近代史提供点滴佐证性资料及可能的启示,二是为抚慰乡情。但我并不认同会长的解释,或者说,也许作者的写作初衷是这样,但这部著作实际带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三十多年的职业积淀和使命感,早已让作者的著作立意超越了乡情。这是一部行政学人写行政人的学术专著,而不是家乡人写家乡人的人物传记。众所周知,苏州从来不缺状元,当然也不缺为史传记的文化人。我们不妨随便上“百度”看看,今天拿苏州状元说事的大有人在。在他们那里,苏州状元要么成了旅游的“卖点”;要么成了各类补习学校招生的镀金招牌;甚至,房地产开发商也可以从状元的名头中分一杯羹。但是,高小平则完全不同,他以行政学人的视角在看苏州状元,如同他在《后记》中所言,他希望自己和读者,通过了解这个历史人物,了解中国的这段历史,了解当时中国的行政。这就是让我感慨的又一个方面。在行政学界多数人都热衷于向西方借鉴行政良方,向西方学者寻求理政思想时,高小平却冷静地将目光转向了自己国家的历史,自己国家的历史人物。尽管我们都知道.什么时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都应该是今人前行的“两条腿”,但是,曾几何时,我们对中国行政的研究就偏向了厚今薄古,所幸《陆润庠》可以作一些弥补。高小平奉献给读者的这部人物传记,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通俗流畅的文字,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一个晚清大学士(相国)的为官、为事、为人、为文。更重要的是,他用行政学人的眼光审视他的生平、思想、功绩,不仅运用了大量前人未曾提及的有关陆润庠生平的史料,而且从前人已经用过的史料中,也找出了状元宰相主持行政改革的史实,以图为今人提供借鉴。更可称道的是,本书每一章之后,作者都通过“感言与物议”的形式带给我不一样的思考和启示。正是这样的探索性、开创性的著述工作,让近代的一段人物历史更接近原貌,也让作者的乡情跃出地域的束缚,成为学术研究的组成部分。

  高小平在著作中反复谈到一个观点,历史人物一定要放到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去了解,不能用今天的眼光看历史的人物。我想,这是他写作本书的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个读者阅读这部著作时应有的心态。用这样的心态对待陆润庠这个人物,对待陆润庠所生活的历史时代,我们一定都会从中得到自己有益的感悟。二○一四年八月于武昌竹苑

  (作者:徐双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