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投稿登陆
正在加载中...


最新目录
肩负历史责任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
热点聚焦
欧阳坚
发布时间:2010-10-1  发布人:本站  源自: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从而向世界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华民族也必然迎来文化的繁荣。邓小平同志在第四届文代会上明确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此向世人宣告,我们不仅要建立经济强大的国家,同时也要建设高度文明的社会。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凸显了文化在整个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也上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在党的十六大上,党中央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体布局,把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到了党的十七大,党中央进一步提出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目标,把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这些精辟的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文化规律的深刻把握。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文化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文化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明显增强,文化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当前的文化发展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正在到来。
   一、文化的繁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基石
  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被大多数人接受和传承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和风俗等,凝结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审美追求。人们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所陶冶。每一个人都是文化的创造者、参与者和接受者。文化的发育程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文化所形成的内在力量是一个民族是否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文化的凝聚力来源于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和人们自觉自愿的遵循;文化的影响力来自于其所独有的魅力和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也体现为其他民族对其价值观念的尊重和推崇。可以说,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拥有灿烂的文化;一个强盛的国家,必然要有强大的文化来支撑。缺少了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就不会有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丧失了文化精神的民族,即使出现一时的强大,也一定不会持久,更无法对人类文明作出积极的贡献。
  人类的历史充分证明,一个民族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就会缺少凝聚力和创造力,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若没有文化的支撑,也必然缺乏发展的后劲。
  文化在现实当中,至少有五个作用:
  一是文化能够提升一个民族的思想素质、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理想和希望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追求决定着一个民族不同的价值取向,文化的先进程度体现了一个民族发展的水平和高度。只有通过文化的发展繁荣,才能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在全社会营造关爱人、尊重人的良好氛围。
  二是文化能够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文化因素在现代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经济与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把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反复转化成物质财富,培育文化形态的无形资产,让经济、产业、产品体现出文化品格,已经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经济进入更高发展阶段的最主要途径。只有注重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提升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元素,才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三是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政治稳定。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可以培育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可以化解利益冲突、缓和社会矛盾。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一致的价值取向,是维系一个民族共同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纽带。只有当一个民族对自己有了高度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维护国家统一。
  四是文化发展有利于社会和谐。文化能够抚慰心灵、提振精神,增强人的幸福感,达到人的内心和谐。文化还能够沟通心灵,加深理解,增强人的亲近感和对社会的归属感,达到社会和谐。只有充分发挥文化润滑剂的作用,才能缓解社会矛盾,实现人际关系融洽、和谐。
  五是文化有利于保持民族特色,彰显民族魅力。文化能够让世界客观公正地了解、尊重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于充分彰显一个民族的独特魅力和良好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特色,才能让世界文明更加丰富多彩,为推动世界文明进程发挥独特的贡献。
  从历史角度来看,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根基。
  1.从世界历史看,文化的繁荣推动了国家的兴盛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宗教艺术的发展,促成了当时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强盛;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繁荣,不仅铸就了当时发达的经济文明和政治文明,而且其思想遗产为后世欧美的崛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3世纪末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将欧洲带出了中世纪野蛮的黑暗时代,可以说西方的现代化是以一场文化的进步开始的。
  今天发达的国家大多也是文化上的强者。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用开放、包容的心态,通过改造、创新成功地整合了各个移民国家的外来文化,打造出具有美国特点的文化体系,建立了一个拥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和很强凝聚力的国家,从而使自己不仅成为经济强国,也成为了文化强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具有东方文化特征的亚洲国家,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在引入和借鉴了西方的现代文明的同时,很好地保留和继承了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嫁接、整合,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既保持了自己文化根基的延续,又为其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从而较快地实现了现代化转型,顺利步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反之,国家发展如果缺少了对文化的重视,或昙花一现,或坠入“现代化陷阱”,这样的例子也不罕见,如一些拉美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民族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民族精神支柱动摇,价值观混乱,引发了严重的利益冲突和社会动荡。
  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更加重视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在陷入了资源枯竭、生态恶化、气候变暖、利益冲突加剧等“现代化陷阱”的形势下,人们开始对以往片面追求物质和效率的发展目标进行深刻的文化追问,并在如何保护地球家园,确定人类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上,逐渐由对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的探讨,转为对价值选择和文化取向的深层反思。
  日本20世纪80年代提出“文化立国”战略。韩国在2003年把文化产业确定为十大未来成长动力产业之一。1993年,英国制定了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战略。澳大利亚、美国、欧盟也相继提出了以发展文化为核心的新的战略目标,以争取占领新的竞争高地。
  2.从我国历史看,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的进步
  我国是唯一历经五千年而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奠定了我们文化的核心思想,无论是秦汉的统一强盛,唐宋的繁荣富足,还是清代中叶以前的经济发展,都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光芒。
  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如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阐明了一种宽厚仁和的观念;孟子讲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强调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格力量;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代表了一种道义担当精神;我们还特别注重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理念,强调和为贵。正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带来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强盛时代。
  鸦片战争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国力陷入积贫积弱,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凌辱,但中国人民一直没有放弃文化层面的探索和思考。比如魏源提出的学习西方的科技长处、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洋务运动发展近代工业,突出学习西方产业模式;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王朝建立共和,以及五四新文化运动等,都可以溯源为对文化的反思和重构。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这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一项创造。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艰辛探索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成为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成果,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为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跨越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力量。正是有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不断创新和突破,我们才有了三十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逐步走上了现代化大国的行列。
  因此,人类的发展史就是文化的振兴史,文化才是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文化的高度决定了民族的命运和走向。一个民族,选择了什么样的文化,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命运;创造了什么样的文化,就创造了自己怎样的历史与未来。所以,文化的兴废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沉浮。
  二、在新形势下加快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虽然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物质方面的硬实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负面因素也在不断加剧。如资源枯竭、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诚信缺失、不同利益群体冲突加剧等,都严重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找到新的发展路径,一个现实的突破口就是大力发展文化。这是因为:
  1.加快文化发展是迅速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经济化,正在深刻的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未来的经济发展不再仅仅依靠物质资源的投入,而更多的是依赖于科技、智能、创意等文化资源的投入;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再仅仅表现为投融资的能力和实物贸易的规模,更主要的是看是否具有设定议程、制定规则和建立标准的资格,是否具有说服别人接受自己意志、愿望、诉求的能力,而这些归根到底都离不开文化的力量。
  2.加快文化发展是尽快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需要
  加强文化建设直接关系社会文明进步,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保证社会团结安定、人际关系和谐、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无论是物质的繁荣还是制度的进步,最终都要靠具备了高度文明素质的人来实现,只有经济的发展而缺乏文化的繁荣,不仅发展必然难以持续,而且人的全面发展也无从谈起。
  3.加快文化发展是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生态脆弱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彻底改变以往“粗放型、拼资源、高污染”的发展模式。文化产业能够用最少的资源和最小的环境代价,获得高效的发展、集约的发展和长久的发展,可以更多地依靠人们的创造力和知识的投入来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使文化真正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4.加快文化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文化具有“以文化人”的积极作用,通过文化建设增进社会和谐, 增强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向心力, 培育广大人民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化解利益冲突、缓和社会矛盾,才能确保民族生生不息和国家长治久安。
  5.加快文化发展是改善国际形象的需要
  文化对于树立国家良好形象、获得世界理解认同、增强国际影响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优秀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会超越种族、国别、时代,在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获得广泛的共鸣和认同。
  三、当前影响和制约文化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
  虽然我国的文化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文化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总的来看,我们的文化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与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还不协调,与我们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和大国形象还不匹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五个方面:
  1.观念问题
  尽管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发展,但加快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并没有成为全党和各级干部普遍的共识和自觉的追求。不少地方仍然以GDP的增长作为发展的第一目标。虽然科学发展观已经提出多年,但实现统筹兼顾、均衡协调、科学发展,还远没有变为现实的选择和实际的行动。
  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仍然认为文化看不见、摸不着,不如搞经济建设那样实在、实惠,以致文化建设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遇到困难就不要。”
  2.保障问题
  长期以来,文化领域立法薄弱,文化发展缺乏刚性的制度安排,缺乏政策保障、法律支撑和规划的约束。与教育、卫生、科技等领域相比,文化投入缺乏法律依据,文化发展缺少硬性指标,导致最容易被挤压的经费是文化经费,最容易被占用的公共设施是文化设施。
  3.投入问题
  文化发展基础薄、欠账多,其主要原因就是各种投入偏少。从财政投入看,以2007年为例,全国文化事业费总支出仅占中央财政支出总额的0.4%,而教育事业费占14.31%,卫生事业费占4.0%,科学事业费占3.58%。2007年人均文化事业费仅为15.06元,而教育达539.06元,卫生达150.61元,科技达134.95元。财政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文化基础建设乏力,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弱化,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难以有效保障。从金融角度看,以2009为例,几家大国有银行用于文化产业的贷款均没有超过1%。投入少导致文化企业小、散、弱、差的现象突出,文化产业难以迅速做大做强。
  4.体制机制问题
  文化宏观管理体制不完善,机构重叠,职责不清,习惯于用计划经济的手段管文化、办文化,把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由政府统包统揽。通过部门所有和行政区划的方式配置资源,使文化市场条块分割,重复建设,难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掌握大量文化资源的国有文化单位大都还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没有转企改制形成有竞争力的合格市场主体,不仅影响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的形成,而且影响了中华文化“走出去”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5.人才问题
  文化繁荣发展关键是人才。文化人才总体上供不应求,人才结构失衡,尤其缺乏创意策划人才、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复合型经管理人才。总体上还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够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人才培养机制与文化发展现实需要脱节,没有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格局。目前的人才培养游离于文化建设需要之外,一方面大量艺术人才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社会需要的人才又供应不足。
  上述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四、切实抓住当前文化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真正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尽管我们目前文化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我们一定要清醒地看到,文化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障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文化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仅从今年看,中央领导同志集中强调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的会议就达五次:
  在年初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刻阐述了文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
  在“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单列为一个部分进行安排部署,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3月下旬,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题听取中宣部关于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对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出明确要求。
  在4月中旬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座谈会上,李长春同志围绕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十大关系”。
  7月23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全面分析了文化建设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深刻阐述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应当坚持的指导思想,指出了必须抓紧抓好的重点任务,并就切实加强文化体制改革组织领导的提出新的要求。
  这一切,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经过多年来的文化实践,我们已经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提供了新的契机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文化产业作为低碳产业、创意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的独特优势得到了充分彰显,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个新亮点。
  全国各地都从实际出发,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深圳等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均已超过5%。2009年,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经占GDP的12%以上,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文化产业投资热情持续高涨,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不断升温,《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一经公布,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化产业投资持续增长,大量资本和人力资源涌进文化领域,文化产业成为社会资本追逐的新热点。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文化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领域之一,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一轮投资热点。抓住了文化产业,就抓住了调整经济结构的突破口。
  3.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2003年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日益清晰,改革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健全,配套政策体系日益完备,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积极推进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公共文化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一批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成为真正市场主体。骨干文化企业不断涌现,规模实力迅速壮大。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创新取得新成效。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明显进展。通过改革,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文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断高涨,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
  4.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我国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日益坚实。2009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33.5万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85万亿元。随之而来,一方面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呈“井喷”之势,另一方面是我们提供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相比之下还太少。居民文化消费的潜力还远未得到释放,文化发展客观上存在广阔的空间。因此,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是人民群众生活基本实现小康之后增加消费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就抓住了扩大消费的着力点。
  5.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将为文化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高新科技成果的应用,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催生了一系列新兴的文化业态,使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传播更加高效便捷,内容更加引人入胜,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为我们在新兴文化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6.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随着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文化魅力日益显现,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重点。国际社会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关注逐步转向了对我国发展模式的关注,现在又对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越来越关注。这就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现实的需要和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世界更多的民族理解认同和赞许我们的文化选择,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良好的现实条件。
   五、加快文化发展必须找准着力点
  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也不能抓其一点不及其余,需要统筹协调、全面推进。当前,从文化发展的宏观战略上来考量,主要应围绕以下三大着力点推进工作:
  1.着力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内涵,发展先进文化
  (1)要用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价值,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整理保护和弘扬,这才能帮助我们找到中华文化的根、中华文化的源,进而从我国伟大的历史文化中建立起我们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2)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活动一定要突出文化内涵。要有思想内容、价值追求,有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丑恶的鞭挞,这样的产品才能在娱乐身心的同时给人以启迪。要防止把文化的精神内涵“空壳化”、“虚拟化”,防止把形式的东西、手段的东西变为核心。同时也要防止文化的“泛娱乐化”,防止文化快餐、文化垃圾充斥市场。
  (3)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充实丰富我们的文化,使其更具有生命力、时代感和先进性。
  (4)既要弘扬主旋律,也要包容多样化。要构建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来引领我们的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要进一步繁荣艺术创作,推出一批代表国家水平、富有时代精神、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2.着力完善建立崇尚文化、重视文化、支持文化的制度保障
  (1)要进一步加快文化立法步伐,为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当前要抓紧研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文化产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尽快形成有利于文化建设的法律体系。
  (2)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性,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环境。把文化建设的成果纳入对一个地方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把文化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规划预算、列入干部考核,与经济、政治、社会各项工作一起部署、一同推进,使文化建设从口头上、文件里真正落实到行动中,使文化工作由软变硬、由虚做实。
  3.着力贯彻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进一步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各项任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着力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着力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着力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全面展开,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创新,着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务求取得决定性进展。
  (2)实施惠民工程,加快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最大程度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3)加大扶持力度,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的跨跃式发展。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和重组,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和企业集聚区,提升产业集中度和创新能力;探索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和途径,拓宽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
  (4)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广,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进一步融合。用现代科技,尤其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以数字化生产、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提高的创作能力、表现能力和传播能力。
  (5)做好文化战略规划研究,为今后文化发展谋篇布局。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实施好《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同时,认真编制好“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
  (6)坚持“走出去”战略,不断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并购等形式,直接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研发、生产、营销基地,根据当地的审美情趣和消费习惯,量身创作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产品,并力争使其打入当地主流社会。我们要在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交融、交锋中占据主动,赢得国际尊重,让世界广泛认同我们的价值观和发展模式,发挥一个文化大国应有的作用,对世界文化做出应有贡献。
  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民族的振兴取决于文化的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怀着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热爱和敬畏,把握时代机遇,肩负历史责任,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为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而不懈努力!
  (作者系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北京 100020)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