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投稿登陆
正在加载中...


新书架
聚焦公共政策研究的新力作
发布时间:2012-3-30  发布人:高 小 平

        顾建光教授的新著《当代中国经济政策聚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聚焦于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热点和要点,提出当前中国经济是“市场+政策”的运行模式,是一本兼具良好的政策参考意义和可读性的著作。
  作者认为,要想把握经济走势不仅需要熟悉并把握市场动向,更需要了解和把握国家经济政策的方向和走势。为何经济政策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特别重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是“市场+政策”的模式。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策略循序渐进,至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国。这场引起中国经济活力巨大迸发的变革的核心内容在于推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然而,中国这场经济改革却始终是由中国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的。因此,在中国,不仅是政府,同样包括企业和普通百姓,要观察和判断经济走势的时候,习惯性地不仅要看市场的动态,更要看政策的动态。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中国改革开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深层次上看,在经济总量继续迅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也在不断地凸显出来。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的确有其独特性,其主要之点在于,这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与其经济体制的变革是同步并进的。因此,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兼顾这两个方面的平衡性。这就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不少人认为,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互为因果的关系,更多人则认为后者是由前者所带来所推动的。亦即,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是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动力。但是,大家也许忽略了,中国的市场化的改革始终是在经济政策引导和干预下完成的。
  近几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给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们好好地上了一课。这在全球范围内促使人们关注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重新拷问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公共政策能力。从根本上说,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终极目的,全在于人民的福祉。在此意义上,无论以私人利益为终极目的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还是仅以所谓整体利益为最高诉求的政府万能论,都难免片面。当代的经济政策应该兼顾两方面的需要与平衡。而就某个国家来说,其经济政策当然首先要同时实现国家的强大和人民的幸福为宗旨。可以说,这是作者对经济政策考察的立场基点。
  该书有三个突出的特色:
  一是论述当前经济政策抓住了关键性问题。由于我国的经济仍然处于“转型”过程中,不仅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而且包括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转型。在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众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机遇与挑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有效的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来予以应对。该书概述了当前关键性的经济政策问题,诸如:涉及国家经济大政方针的“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如何才能争取经济政策主动权”的研究;涉及国民经济稳健、安全运行的“全面提高金融风险控制能力”、“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策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涉及地区发展战略的“中国都市绵延带优化发展策略”、“长三角都市圈发展策略”、“以县域经济为载体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涉及到当前如何全面营造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的研究;以及有关百姓民生的城乡住房政策等面的研究。这些问题是我国经济政策制定部门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层面),不同层面企业的经营者们,以及相关的政策研究者和投资者所需共同关心的课题。
  二是对中国经济和经济政策的反思相当深入。比如,在有关经济发展战略的篇章中,作者认为,对外开放策略的确立,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众所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需要注意的负面效果。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政策主动权方面显得被动。无论是在金融货币政策方面、产业调整和发展提升等方面,都存在着被动化的倾向。相关篇章对此作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如何化被动为主动的政策主张。比如:逐步实现内外经济的平衡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根据不同区域优势实现经济区域性平衡的战略;形成大中小企业有机合成的优良的产业组织结构,等等。再如,作者提出要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健运行,需要防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提出了防止财政风险与金融风险相互转换的“风险大锅饭”倾向,并分别从这些风险的防范策略、审计策略以及地方市政发债等渠道来研究有效地确保经济稳健发展之策。
  三是该书对经济政策方法论有独到研究。比如:关于经济政策工具及其选择的研究;关于经济工具与经济政策目标对应性的研究;关于经济政策系统性和互补性方面的研究等等。

  (作者: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北京  100017)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