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投稿登陆
正在加载中...


最新目录
江苏从五个方面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热点聚焦
江苏省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
发布时间:2015-2-2  发布人:本站  源自:本站
    

  近年来,江苏省从加强协同治理、依法治理、创新治理、高效治理和危机治理等五个方面入手,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向市场、社会和基层放权,推进协同治理。一是逐步厘清部门权责边界。在2009年机构改革中,省政府减少厅级机构4个,省辖市政府撤销副局级以上实体机构117个,县级政府撤销副科级以上实体机构901个。2014年省政府组成部门和部门管理机构又各减少1个。二是加大向基层放权力度。2007年启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2011年确定昆山、泰兴、沭阳开展省直管县改革试点。2010年在20个经济发达镇开展行政改革试点,赋予县级管理权限6000多项。三是更大力度向市场放权。自2000年以来,经过六轮清理,省级行政审批从原来的2100多项减少到695项。2013年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后,省政府又取消和下放198项行政审批事项。2014年出台了国企国资改革、财税改革、金融改革等系列政策文件,启动工商登记“三证合一”登记制度试点。四是稳步向社会组织放权。省级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数十项,市级政府部门转移数百项。下放基金会权限,取消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相关从业执业资格、资质类审批。在社区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将区、街道10多个行政部门下沉到社区,剥离居委会113项行政事务。五是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公共治理。先后成立各类人民调解委员会31000多个、人民调解工作室2500多个,全面开展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诉调对接。积极发展志愿者队伍,健全警群协作机制,形成群防群控群治生动局面。

  二、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治理。围绕经济转型、社会治理、改善民生、环境保护等,审议出台了近百件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发展规划条例、社区矫正条例、农民工住房保障办法、参与式行政程序建设意见等法规规章,以及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行政许可监督、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行政执法责任制等相关制度。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现市、县全覆盖,并向建制镇延伸。有序推进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全面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各级各部门共制定自由裁量基准219843个。24个县(市、区)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在全国第一个以政府令形式发布《江苏省依法行政考核办法》,较早出台《法治政府建设阶段性工作目标考核评价办法》。目前,省政府已确认54个市、县(区)完成法治政府建设阶段性目标。

  三、改进公共服务方式,推进创新治理。从2000年部分市县开始建设政务服务中心至今,全省13个省辖市、100个县(市、区)都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2万多人,便民服务逐步向村(社区)延伸。“12345”政务热线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构建了“一个号码找政府”的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2013 年省本级有21个服务类项目纳入政府采购,金额数十亿元。各地也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比如,南京将千年古镇评定、社会组织评估等事项交由社会力量“接棒”等。

  四、强化政务公开和权力透明运行,推进高效治理。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开始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仅2013年全省各级行政机关主动公开信息78.6万条;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9616件。2006年在全国率先制定了“一库四平台”建设标准,对权力运行实时监控,到2010年基本实现了县级以上政府机关、所有行政权力事项、网上行政监察“三个全覆盖”。2013年全省权力网上运行系统办件量达4100万件,连续三年实现双倍增长。加强电子政府建设,全省现有省政府门户网站1家、市(县、区)政府网站115家、省级部门单位网站65家,乡镇(街道)政府网站857家,基本形成了全省政府网站体系。现有党政机构微博6800个,政务微信5000多个,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113个省级部门和13个省辖市、部分县(市、区)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绩效评估活动。

  五、建设应急管理系统,推进危机治理。省政府成立应急管理委员会和25个省级专业应急指挥机构,49个厅局建立或明确应急管理机构,市县应急组织体系不断完善,建成省级区域性灭火应急救援中心6个、省级各类物资储备库90多个。加强预警预防能力建设,卫生、气象、地震、水利、地质灾害、环境、森林防火、传染病疫情、农林病虫害、煤矿瓦斯等专业监测预警系统基本建成。健全突发事件总结评估和趋势分析会商、重要预警信息研判机制,重大危险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实现省、市、县联网。全省现有各类专业应急队伍4126支、35万多人。编制各级各类应急预案51万多件,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组长:李一宁

  成员:金世斌  于水  邱志强  马树生  刘述良 李韬 帖明  查荣林  唐井环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