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投稿登陆
正在加载中...


新书架
《政府绩效管理学》序
发布时间:2015-4-2  发布人:高小平


  作者:高小平,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100017

    

  包国宪教授所著的这本书,与我们在案头或书架上经常看到的《政府绩效管理》、《政府绩效管理概论》、《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等著作不同,不是一丁半点的区别,而是有着本质性的差别。这本书是将一般意义上的政府绩效管理提炼和拓展为一门学科。因此,这是一项关于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整合建构,形成“绩效管理学”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学科是对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学科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一个学科的诞生就奠定了它与其它研究领域的划分边界,使这个领域相对独立地存在于学术之林;学科还是学校设置教学专业的合理性依据,高校的专业是学科知识、社会分工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其中,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建构学科,是科学研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研究开始成熟的标志。

  包国宪教授敢为天下先,抓住了一个重要的机遇。

  本书从政府绩效管理的演进脉络、行政范式和治理范式开篇,创建了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管理的知识体系。在这个体系里,以社会价值建构、组织管理和协同领导三大部分作为政府绩效的基本来源,将政府绩效的投入要素、政府绩效的价值链、政府绩效的组织管理、政府绩效评估体系与基础模型,渐次展开,再进入到研究组织绩效和公务员绩效等等要素,一步一步打开了管理过程的黑箱。细读本书,会觉察出其中的严缜逻辑和科学态度。

  在新近20多年中,政府绩效管理探索的热度比起其他政府创新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呈现出从基层向高层、从局部向全面、从粗放向集约的快速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学术界也保持了持续的兴趣、强力的劲头和足够的耐心。一方面,在政府的实践中,行政管理者左右开弓、上下求索、前赴后继,将行政督查、标准化管理、目标管理等工具与绩效管理相融合,产生了政府绩效管理的多种模式和样板;另一方面,理论研究悉心扶助,始终走在实践的中前部,以价值理念引领实践起步,以工具形态携手实践成长,以知识体系支撑实践发展,从引进借鉴国外绩效评估的成功经验,到实地调研中国地方政府的绩效管理实践,从发挥咨询诊断、参谋服务,到提出全面推进的总体思路,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如何建构一个绩效管理的学科体系,还鲜有涉猎。这本书开了先河。

  研究政府绩效管理学,首先要解决什么是绩效管理的基本问题。这是学科建设的本源性问题。作者提出,政府绩效的基本问题包括五个,即社会价值建构及公共价值生成、政府绩效管理组织演化与战略路径、政府绩效治理基础与机制、政府绩效领导与可持续性问题、政府绩效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些基本问题构成了政府绩效管理的理论范式框架,规定了绩效管理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了绩效管理学建构和发展的完整性和解释力。尽管本书所阐释的绩效管理的基本问题仍然失之过多,似乎还可以凝练,但在目前的研究与实践中,确实是一些关键性问题。

  研究政府绩效管理学,其次要解决什么是绩效管理的基本逻辑。这是学科建设的结构性问题。作者遵循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统一的原理,铺展公共行政发展史和绩效管理研究史,发现政府绩效管理过程具有三个逻辑演化特点:政府绩效的重点由行政管理机构内部个人绩效逐渐转向机构的外部绩效;政府绩效管理的功能由经济和效率转向经济、效率、公平、合作、透明等多元功能;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由重视工具理性价值转向关照社会人本理性价值。这一发现,脉络清晰、定位准确、方向明朗,符合政府绩效管理的内在规律。

  研究政府绩效管理学,再次要解决什么是绩效管理的实践模型。这是学科建设的质素性问题。作者在分析了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问题后,从公共资源与公共权力、公共部门价值链与政府绩效价值链、政府战略管理和政府组织绩效管理、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管理流程、政府绩效的价值协同与领导、公务员绩效管理和公务员制度这几个方面入手,将政府绩效的源流、重点、以及主要的相关性要素一一剖析,形成了前后呼应、内外连结、线面贯通的体系。

  研究政府绩效管理学,还要解决什么是绩效管理的导向问题。绩效管理常常被称之为“指挥棒”,就是源于其导向性的特征。作者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共识导向的公共价值,以区别于结果导向的价值维度。包国宪认为,对效率的追求、创新和改革精神、依法行政、对公民的责任、合作等都属共识导向的公共价值。他还认为,共识主导的公共价值和结果主导的公共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重合,比如,民主既可以视为公共行政过程中的规范,作为一种共识的概念,也可以视为公共行政的目的,作为一种结果的概念。不管有没有重合,他提出的这一共识导向并以此为立足的思想发力点,在现今中国具有异常精准的针对性和无可非议的效用。作者根据这一理论形成的一套绩效管理体系,可谓初步打造了一个中国学派。

  政府绩效管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横跨行政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治理理论、组织理论、行为理论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包国宪实际上重点要解决的是应用哲学层面的问题,亦即用行政哲学作为引领,建构属于价值管理范畴的公共组织绩效的各相关要素的组合。作者牢牢把握行政哲学中的公共性这个“元问题”,从对管理主义、新公共管理范式下政府绩效管理公共性的忽视、缺乏的拷问,到对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根本区别的分析,从理论上公共性的存在价值、国家起源的历史视角中公共性的本质特征、公共性缺位导致绩效管理理论“失核”的追问,到实践中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扰民伤民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危害的考量……方方面面,林林总总,归根结底,我认为包国宪把公共性作为“灵魂”,实在是抓住了政府绩效管理的“牛鼻子”。作者认同这样来认识公共性:公共性可以理解为社会层面的非个体性,或者说个体存在所体现出的相互依存性,也就是说,公共性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属性,是在人的利己性与利他性的整合中形成的人类生存的共在性,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异性。在这个过程中,人既不断为生存创造条件,又不断实现自身价值和提升自我,推动社会发展。

  写到这里,我突然对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问题有了新想法:能不能概括为“人们对公共性需求的不断增加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体现的公共性不足之间的量的矛盾”。从解决这个基本矛盾出发,政府依靠绩效管理促进公共管理机制的创新、公共服务数量质量的提升、行政管理作风的改进和绩效文化氛围的增强。

  借此机会,向包国宪教授和兰州大学政府绩效管理研究团队各位成员以及读者请教。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