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投稿登陆
正在加载中...


最新目录
加强供给质量结构性改革推进质量治理能力现代化——《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专家解读
热点聚焦
本站
发布时间:2016-6-24  发布人:本站  源自:本站
    
  [编者按]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致力于质量和品牌提升,体现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是一个持续推动全国质量行动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增强质量和品牌提升的动力、优化质量和品牌提升的环境等五大核心任务,涵盖了包括提升专项行动、质量人才培养、质量技术创新等18个重要内容,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质量监管的治理机制及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更好地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精神和要求,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信息公开与政务服务研究会与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共同谋划,邀请了江西财经大学李春根教授、天津大学张再生教授、苏州大学尚虎平和张劲松教授、浙江财经大学赵琼教授、国家行政学院胡颖廉副教授、辽宁省委党校郭薇副教授、湖南工学院张建教师等8位专家对“行动计划”进行深度解读。
 
  一、适应经济新常态迈向质量新时代
 
  赵琼认为,《行动计划》紧紧围绕经济新常态下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深层次结构约束性问题、基础性问题和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以及当前迫切需要突破的难题,提出了新的部署和一系列新举措。主要体现六大特征:一是突出质量发展的供给侧改革,注重增强质量和品牌提升的内在动力,注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共治优化质量发展的环境;二是突出强调技术创新对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和基础性支撑,提出开展群众性质量技术万众创新活动;三是注重质量发展在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中的作用,注重培育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优势;四是注重夯实质量和品牌提升的基础;五是关注与民生相关领域的重点质量问题;六是注重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
 
  郭薇认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应紧紧围绕质量和效益进行。质量发展模式也应该随之改变,应进一步创新质量品牌升级的理念、视野、主体、方式及政策手段,由路径依赖走向路径创造。一方面,进一步建立完善“法律-行业标准-质量认证”的管理体系。加快推进质量促进法立法;增强质量认证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在对接国际标准的同时,谨防被“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努力形成“企业自觉-行业引导-政府扶持与威慑”的发展和监管合力。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立足国际视野和时代特征,通过质量监管与质量发展、产业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双轮驱动,赋予质量品牌“创新、绿色、开放”的新内涵。以大国匠心,久久为功,推动“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切实把我国经济发展推向“质量时代”。
 
  二、坚持以人为本精准发力建设质量强国
 
  张建认为,《行动计划》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公平及民生福祉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关键性行动纲领。《行动计划》切实关注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消费领域,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享受体验各种民生服务的满意度、舒适度和安全度,更加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积极关注互联网发展时代下的电子商务产业提质升级。以人为本不仅是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发展的内生性发展要求,更是国家推动质量发展与品牌提升工作的核心发展理念。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关键在于各行各业能够为人民提供质量上乘、安全可靠的高科技产品。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事业的积极推进,推动产品尤其是公共产品的质量体系发展完善及产品质量提升能力是摆在广大质量工作者面前的重大民生议题。需要明确的是,以人为本始终是开展质量与品牌提升的核心要求,唯有充分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民生需求,才能从根本上打造一个以品牌质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巨龙形象。
 
  尚虎平认为,《行动计划》是一个力图通过“精准制造”与“精准管理”两轮同时驱动的行动指南来落实我国创新发展战略的年度性、操作性计划。它把准了国际上生产进步、管理革新脉搏的创新性行为,它使得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屡次强调的“创新驱动”战略有了落实的抓手和重要举措,而行动性计划的实现工具就是“精准制造”和“精准管理”。“精准制造”首先体现在确定了人民最需要的“精准产品领域”, 把握准了当前产品制造需要的尝试。 其次,“精准制造”体现在把握准了需要精准突破的技术领域,准确判断了我国技术创新中“卡脖子”的关键领域。最后,“精准制造”的标志是尝试出台一套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标准体系。 “精准管理”首先确定了法律支持体系,力图探索出支持创新战略的法律体系。其次,“精准管理”还表现在探索出一系列较为明晰化的管理体系。最后,“精准管理”还表现在要对“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6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本身进行绩效评估,并将其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绩效问责范畴,另外,“精准管理”还表现在每项工作都明确了实施的责任部门。
 
  三、加强供给侧改革提升质量品牌
 
  李春根、夏珺认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保证供给质量,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提出以商品质量形成过程为主线,按科研与设计、生产、流通到废止的流程顺序严格把关供给环节以保证商品质量,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目标,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转变。一是指出新科技是影响商品质量的首要因素,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质量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二是指出商品质量的科学管理和操作员工的素质是商品质量形成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因素,加强商品生产系统的整体化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工匠精神。三是加强各级质量监督机构对生产、流通领域的商品质量监督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检验,维护国家和消费者利益。四是指出运输流通是影响商品质量的外界因素,优化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开展全国交通运输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确保交通运输安全措施。五是坚持商品废弃处理的“绿色”化,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失去使用价值的商品进行环保处理,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张劲松认为,我国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远不止我们所见到的常规产品(品牌),还有更深层次的“产品”质量问题需要探讨。比如生态供给——创造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目前已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构成“五位一体”的高度,但是,因为生态“产品”的特殊性,它仍然没有被真正地置于“产品”质量之列,几个重要的产品质量文件,均未提及生态产品及其供给问题,更没有论述生态供给的质量提升问题。由于生态供给侧存在着的结构性困境,它阻碍了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一方面,生态供给侧的主体不明,责任不清,严重制约了生态供给质量。另一方面,生态供给的质量量化标准缺失,生态供给的质量保障难。同时,他还指出,要让自然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物质基础的能力,它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形成生态环境共治的结构体系,还要完善政府绩效考核目标体系,明确生态产品的质量缺少标准,加强政府官员离任生态审计。
 
  四、创新质量发展路径推进国家质量治理现代化
 
  胡颖廉认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有新突破,完善质量治理体系、加强科学监管、构建质量发展基础设施和长效机制,是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构建现代质量治理体系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发挥产业政策的推动作用,大力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和质量素养,优化管理制度和标准,推动质量技术万众创新。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让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大力推动品牌建设,激励企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用诚信体系约束不良企业,充分发挥其他领域对产品失信行为的制约作用。三是发挥社会共治的监督作用,调动社会各类主体积极参与监督,实现刚性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的良性互动,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监督作用。以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强质量整治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加大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以高效的监管手段,主动应对未来未知风险。以强大的监管动力,提高政府监管的严格性、有效性和公正性,助推质量发展和产业创新。以法律法规为基础,进一步完善质量法律法规,以技术手段为支撑,强化标准、计量、认证认可,以文化建设为纲领,建设质量文化,夯实质量发展的基础。
 
  郭薇从五年《行动计划》质量发展的对比视角进行深入解读,她认为,2016年“行动计划” 立足国际化视野,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从更加宏观、全面和具体的产业角度,以“保护”和“促进”两条脉络,构筑全方面、全链条的质量安全和质量发展。同时,更加强调供给侧的质量提升和“品牌”、“创新”“市场”、“治理”、“开放”、“绿色”等元素在质量发展行动中的作用,突破了传统的路径依赖,进行了更多的路径创造。一是以品牌战略扩充质量内涵。建议以“行动计划”为纲要,以质量品牌提升工程为重点,从质量和品牌建设的立法、培育、评价、保护以及示范区建设等几个方面,做好“十三五”期间质量品牌建设工作。另外,除了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外,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根本力量,引导企业潜心专注品质提升。二是以创新发展厚植质量基础。不仅强调技术创新在促进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应发挥管理创新在提质增效中的重要影响。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深度融合,共同作用于质量升级,以创新发展的乘法换取质量提升的加法。同时,进一步贯彻落实“行动计划”还应该促进创新驱动战略与品牌引领战略的深度融合。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品牌技术含量,助力产品创新和品牌创建。质量提升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市场价值,因此只有做好二者的深度融合才能谨防质量提升与价值实现的“两张皮”。三是以国际视野培育质量优势。以国际化的视野和高度,培育质量和品牌升级的竞争新优势。强化国际警务交流合作,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积极开展国际对标,培育中国产品国际竞争力。通过面向全球的顶层设计,构建国际国内立体化安全网络,引领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四是以科学监管助力质量升级。以适度的规范标准和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认证认可倒逼质量提升,助力质量升级。
 
  五、强化地方落实全面推进质量发展战略
 
  张再生、刘刚认为,要切实提高行动计划的可执行性和现实价值,就必须强化地方落实,注重推动质量发展的制度化、标准化、职业化、专业化、地域化。
 
  第一,明确制度化规范。《行动计划》中明确了采用先进的管理制度、加强质量工作考核、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商品质量惩罚性赔偿制度等内容,但仍缺乏对地方落实层面的有效监管、约束、评价、奖惩等,亟待在纲要实施的后5年尽快确立起对地方落实的有效制度规范体系。第二,建立标准化流程。行动计划在信息公共服务、质量和品牌标杆对比提升等方面涉及了标准体系建设,但在具体落实层面还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地方落实的标准及其流程,促使地方政府在具体参与纲要和行动计划实践中能够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形成地域特色鲜明、定位分工各异、品牌质量统一的质量品牌形象。第三,培养职业化队伍。实践证明,职业化人才队伍造就了高品质的品牌产品,培养地方落实纲要和行动计划的职业化队伍,以期带动和影响社会成员职业化,进而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精神的高质量、高辨识度的品牌。第四,提高专业化水平。今后一个时期,应着重加强地方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努力培养拥有独立理论见解、丰富知识内涵和专业技能技术的专业化队伍,扭转地方在落实行动计划中的专业偏差,顺利推进行动计划落地,增强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第五,发挥地域化效应。尊重并正视地域特色和差异,妥善处理好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突出质量与品牌建设中可能存在的独特优势与特色,重点发挥地方落实行动计划中的地域特色及优势可能蕴含的巨大积极效应,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和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和民族地区,全面推进行动计划走入基层、特别是进入中低收入群体心中。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