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投稿登陆
正在加载中...


新书架
创新体制机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探索与实践——简评《协同育人论》
发布时间:2016-1-18  发布人:史 瑞 杰

  高等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对接的高素质人才。除去外部因素不论,单就高校内部改革而言,需要各要素、各部门、各环节的密切配合与协同行动,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多年来困扰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专家的重大问题。在这一理论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涌现出许多理论和实践成果,其中,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赵新峰博士的新著《协同育人论》,就是这一探索和实践的重要成果。通读全书,我感觉有非常突出的四个特点。

  一是强烈的问题导向。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形成优化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育人环境和体制机制,其中,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在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对于两大课堂之间关系的理解和处理还存在着十分严峻的问题,一方面,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分属于不同的教务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各行其道,跨部门之间协同培养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造成各自培养体系的缺失,缺乏完整的育人体系;另一方面,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育效果和育人质量加以评价,评价标准单一粗放,评价内容不完整,社会认同度较差。正是基于当前素质教育中强烈的问题意识,作者才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操作方案和路径选择,在实践上也取得一系列成果,特别是高素质优秀学生群体的涌现,就是在问题导向下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

  二是深刻的观念变革。对于与人才密切相关的才质结构的认识,是通过两大课堂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观念前提。以往有专家将才质结构划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人格(Personality)(简称KAP结构),该书在吸收这一重要成果的基础上,将才质定义为:一个以健康身心为基础的高尚人格结构、以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能力结构、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为内容的知识结构,是一套全面综合的系统结构。其中人格是灵魂,能力是核心,知识是基础,并把由三个英文字母开头的才质结构顺序调整概括为PAK,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大课堂协同育人的PAK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很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顺序的调整,它涉及到素质教育的重大观念变革,这也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精神上的高度一致性。这一重要的素质教育观念变革,为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的观念前提。

  三是扎实的实践探索。在实践探索人才模式的过程中,作者以统筹的观点、系统的视角、整体的发展和动态的管理,整合建构了一套运行机制,包括完善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两方面:软环境主要是基础平台的营造,指愿景使命和理念支撑;硬环境指支撑平台和主题平台的创设,其中支撑平台指组织目标、组织架构、运行保障和评价反馈四大系统,主体平台指生涯导航、培养训练、信息管理和学分认证四大系统。在上述观念和机制基础上,自2002年开始分五个阶段,在HBCN大学由最初的4个学院到后来的16个学院,组织12859人参与了该模式。协同育人实践丰富多样,从内容上说包括人格、能力、知识的协同;从横向上说包括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从纵向上看,由学校内部教育组织协同和教育者协同两部分构成;协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通力合作达到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提高(参见该书第29-127页)。经过几年实践,围绕素质教育创新模式的培养目标和主题,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两大课堂实现对接的桥梁,形成互动互融、完整统一、协同育人的导向指标体系,进而将两大课堂一体化统筹考虑,形成两大课堂协同育人的PAK培养模式。

  四是严谨的方法创新。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作者运用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该模式成效进行了分析,对此北京大学著名教育专家陈学飞教授在该书《序》中给以充分肯定。作者还根据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修正了该模式,这对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当然,作为科学研究,本书还只是初步的,正如作者已经认识到的,无论是定性研究还是定量研究,无论是研究结论的普及推广还是研究者自身,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承认自身的局限性,恰恰是科学研究的正确态度,同时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该模式指明了方向。我们期待着作者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育人方面的成果产生出来。

  作者:史瑞杰,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300387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