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投稿登陆
正在加载中...


夏老漫谈
读一封信
发布时间:2012-10-10  发布人:夏书章
  这是一份登在美国报纸上的公开信,题目是:致2012届毕业生。[1]虽然基本国情不同,但可参考借鉴。其实不乏近似之处,或许有些启发。也就是说,此信值得一读。
  尽管信的作者自己坦述在作正面评价时可能有点言过其实,可通篇来看,实话实说的味道很浓,给人以忠言逆耳的印象较深。信的主要内容在于说明四个真相,针对性显得很强。读后有感,即集中在这几方面来谈谈。
  第一是在“知识经济”中,知识很重要。“然而,你们或许是有史以来知识最贫乏的一届毕业生了。”美国情况是否如此?这话是否过重?我们难以判断。不过提醒一下,借机好好反思一番,似乎没有什么不好。作者定期面试过大多数来自一流高校的大学生,才有这一发现。我们只有通过切实的调查研究,方能证明是否此言不虚。当然,这里还包括对“知识”的理解,等等。
  第二是面临的竞争是全球性的。作者提到“抢饭碗”的问题,涉及经济环境比美国更加萧条的不少国家,还举了一个很不恰当的例子,说有人抱怨尼克松访华导致他如何如何。其实,竞争与“抢”不应该划等号,在竞争的同时,注意取长补短,积极合作,共同进步还有可能。大家都重视提高竞争力才有利于社会发展。
  第三是“你未来的雇主一眼就能看出你有几斤几两。”紧接着的一句很重要:“而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差劲。”作者对自吹自擂开始成为美国人风格不以为然,说到毕业生简历中无聊的吹嘘,认为最优秀的人是不会那样干的。这种现象在中国也有,一旦形成风气,必将欲益反损,还是坚守诚信为好。
  第四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永远有市场。”作者一方面估计毕业生大概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又肯定强烈的随波逐流倾向在这一代人身上尤其严重。于是建议设法放低自我,调动各自的聪明才智,并以与众不同的方式思考,或能做出不枉此生的事。“甚至还能找到工作。”这个“甚至”简直把就业说得太难了。不管怎么说,保持清醒、明智、谦虚、求真、务实、创新总是好事。要切忌一个“混”字。
  读信之余,难免有些感慨。我的思路是:最好能防患未然,但不因噎废食和讳疾忌医。治病也贵能对症下药而不是杂药乱投并警惕庸医。
  [1]布雷特·斯蒂芬斯.致2012届毕业生[N].参考消息,2012-05-16.


上一篇:学会工作  下一篇:必须严实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