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投稿登陆
正在加载中...


夏老漫谈
旧话重提
发布时间:2012-4-6  发布人:

  说旧也不是很久以前而是刚过了三年多一点的事,并且按原要求必须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实现,现在应该已经见分晓了。那是一份关于英国政府向“差校”发出最后通牒的报道,具体内容是:对638所教学水平极差的中学,政府规定在50天内拿出“改进措施”和在三年内改进,否则就得被关闭、合并或变成私立学校。这些中学3/10的学生达不到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考试成绩的最低标准。[1]看来,如果在办学条件方面是公平的情况下,政府如此警告便很合理。
  最近又想起这件事,是因为看到一篇国家级日报登载在头版头条位置的有关报道《择校费越收越放肆!》(以下简称《放肆》)中有家长提到学校质量的问题。原话是:“不择校只能去条件最差的学校。如果各区教育资源稍微均衡一些,择校的人会大大减少,毕竟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2]家长有此一说的心情不难理解,可是,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禁令”发布以后,不少地区择校费用不降反升,“比房价涨得快!”、“越收越放肆越没事儿了。”而且“交过钱后,没有收据”[3]岂非咄咄怪事!
  有禁不止固然大损政府威信,更严重的是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却存在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上述英国政府的举措,似乎可稍有助于缓解择校的需求。不过事情必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对公立学校的教学水平、教育质量不可能凭空提出要求,而是同政府所分配的教育资源和提供的办学条件直接联系着的。显而易见,治本之计仍在“釜底抽薪”,而非“扬汤止沸”。
  在《放肆》发表后的第二天,同一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文章,认为择校费越收越放肆是由于管理缺位。作者提到了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关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曾经实现“平等教育”,后来公校在教育质量方面的信誉下降,出现危机,应从制度上予以改进。[4]可见,对于义务教育,政府既要在保证教育经费的同时建立相关的办学制度,又要经常不懈地按科学原则、标准、规范去检查督促。据悉:海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表明“硬件是条件,软件是关键”;重庆市让城乡孩子都“有好学可上”。[5]这些本是人们所迫切希望听到的好消息!让“老百姓最无奈最心酸的热点问题之一”的择校费(《光明日报》记者语)尽快冷下来和成为历史吧!海南和重庆已用事实证明我们是有办法的。

------------------------------


[1]据2008年6月8日英国《观察家报》。

[2][3]《光明日报》2011年9月5日第一版。

[4]《光明日报》2011年9月6日第二版。

[5]《光明日报》2011年9月12日第一、三版。




上一篇:四大“绝招”  下一篇:必须严实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