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投稿登陆
正在加载中...


夏老漫谈
四大“绝招”
发布时间:2012-4-6  发布人:夏书章
  记得在2003年本刊第11期本栏登载过一篇《赞“三绝招” 》短文,那是关于选人用人的。这里的《四大“绝招” 》则是在提升高教质量方面的举措,由江苏省亮出,经《光明日报》报道。[1]对四大“绝招”的具体内容和有关情况,似无必要过多转述。重要的是国内同行即高教界有些什么看法和该怎么看。
    据不可能全面系统只是局部偶然的反映,多数人受到启发和鼓舞,认为提升高教质量理当如此。也有人觉得“绝招”可仿,在积极进行综合改革中探索多元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的办学道路方面,大家都各有“文章”可做。还有人了解江苏是比较发达的省份,省方财大气粗,故能有那样的“大手笔”,感到别的地区恐难都步其后尘。
    对于上述后一种说法,虽然听起来似乎有据,但稍加推敲,仍大有改变思路的余地。很明显的一点是:提升高教质量的必要性、紧迫性省领导应有基本共识,否则即使充分具备物质条件,光靠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单打独斗,必会孤掌难鸣,成不了大气候。江苏经验在这方面说的不多,记者仅借教育厅长一语道破的“奥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性。”也就够了。不言而喻,这正是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的同一理念和意向。有认识才有行动。
    当然,常识告诉我们:行动是需要力量的。可能存在有心无力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况。可是,毋忘量力而行的积极心态,而非量力而止的消极对策。除了确实是硬碰硬的任务外,许多事情是有弹性和可变通的。俗话说:不怕慢,只怕站。不要光看,还要实干。没有条件就创,没有路子就闯。干多、干少,总比不干好。诸如此类,都是在说行动重要。
    比方说,这四大“绝招”仅就事论事便大有可行之处。一,“超常规”力引高层次人才。某校用4亿多元引进90位特聘教授,改用少些钱引进少些人如何?其余类推。二,每年10亿元打造优势学科。办法同上,财力不足,项目适当减少似仍可行,要比干等和无所作为强。领先不易,长期安于落后呢?三,校企联盟“走出去”、“赚得回”,何妨一试?4千多个一时达不到,贵能有所突破。事在人为,后来居上也说不定。四,综合改革多元化、优质化、特色化。前已述及,努力创新更是大有可为。
-----------------------  
  [1]见《光明日报》2011年9月23日第1,11版


上一篇:新、行、醒、信  下一篇:必须严实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