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投稿登陆
正在加载中...


最新目录
组织工程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信任危机治理进路探究
学术论坛
张立荣 姜庆志
发布时间:2013-9-12  发布人:本站  源自:本站
    

doi:10.3782/j.issn.1006-0863.2013.09.21
        *本文的调研和写作得到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地方政府治理与地方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共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的资助。        
        
        [摘要]随着非营利组织责任事件的频发,其信任危机治理成为一个亟待探讨的重要课题。组织工程作为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研究组织功能修复和改善的科学,其蕴含的方法论为非营利组织信任危机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依循“损伤→修复”解释框架对非营利组织信任危机进行诊断后发现,“认同空间狭窄”、“自治地位不强”、“治理能力不足”和“社会责任缺失”是非营利组织信任损伤的主要原因。“改善外部场力”、“优化组织基因”和“植入活性力量”,是治理和修复非营利组织信任损伤的有效进路。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信任危机治理;组织工程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09-0104-05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营利组织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并以其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的独特优势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力量。然而,近年来非营利组织的扩张性发展、市场化变革和官僚化倾向,引发了专业不足、责任缺失与服务低效等问题,严重削弱了公众对该类组织的信任,使其陷入“志愿失灵”的困厄之境。同时,迫于政治和经济的压力,不少非营利组织沦为商人避税的工具或是官僚的“次殖民地”[1],被当成市场和政府的“衍生品”,这加剧了公众对其民间性、独立性、公益性、非营利性和志愿性的质疑。诚如莱斯特·萨拉蒙(Lester M. Salamon )所言,就目前的发展势头而言,非营利组织面对内部冲突和外部限制时仍然十分脆弱,其“志愿主义”和“完美无限”的神话应该重新解读 。[2]
        与营利组织相比,非营利组织的信任流失是其致命问题,因为信任是其合法存在的基础,而且伪装成善行的“邪恶”让公众感到的是更为伤心的侮辱。[3]在“非零起点”的信任构建中,破坏性信息往往比建设性信息具有更大的话语权重,因而非营利组织的自我修复容易受公众“邪恶印象”的映射而夭折。特别是在公民社会发育不良和社会资本存量匮乏的场域里,非营利组织难以从外界摄取足够多的营养元素,这使




关于杂志  |  联系我们  |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 京ICP备:06058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816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2013年5月16日起计数)